媒体:澎湃兴安盟 2023-07-22 16:58
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公民个人信息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一些人用非法手段大规模收集、利用、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以谋取利益。但非法出售公民信息的行为是严厉的违法行为,轻则将被追究民事责任,重则将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2021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通过,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规范人们对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和存储以及销毁行为的一部法律。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四条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
对于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
一方面对于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检察院将承担起职责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严厉打击,让行为人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警示其他想通过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而寻求获利的人;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也要注意保护生活中自己的个人信息,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在app上冒然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贪图小利造成自己个人信息的泄露,不让违法者有可趁之机,同时了解最新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个人隐私泄漏的危害有哪些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在两个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将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
2、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
3、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
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你说可恶不可恶。
5、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干些坏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可是,烦心事就来了,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6、不法公司前来诈骗最可恶的是不法公司到你所在单位来诈骗你。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在你心神不宁之时,可能做出错误判断,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个人信息保护小指南
01.诈骗钓鱼邮件常见特征
(1) 邮件主题包含“紧急通知”、“重要提醒”、“系统通知”等明显特征的邮件。
(2) 以邮箱系统升级、邮箱停用、账号重新登记、账号备案等名义,诱导用户点击链接,并要求提供邮箱密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3) 声称已通过植入病毒等技术手段获取了用户隐私、控制了用户电脑设备,并进行恐吓、威胁和勒索。
(4) 以各种理由和名义诱导用户点击链接、扫描二维码、下载邮箱附件,进而使用户设备感染病毒或木马程序。
(5) 冒充领导、好友、同事或上级部门的邮箱,并以其名义要求借款、办事、加QQ群等。
02.如何防范和处置钓鱼邮件
(1) 密码应使用复杂度较高的强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
(2) 区分校内外邮件,校外邮件的危险性更高。
(3) 对于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邮件,请谨慎对待并再三确认内容的真实性,不要随意输入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4) 对于来历不明的邮件(包括校内邮件),不点击邮件中的链接、不扫描邮件中的二维码。
(5) 对带有附件的邮件,不要盲目点击、下载、安装。
(6) 登录邮箱的终端设备应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03.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1) 网上购物,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在办理店铺会员、填写收货信息时,如果非必要实名制,大家可以选择昵称代替。如果选择快递驿站、快递柜等自取方式,不必精确到住址的具体门牌号。如有商家打电话寻求好评等,可在相关平台进行投诉。
(2) 处理个人信息时,格外细心
有关个人的信息内容一定要及时退出、删除痕迹或者销毁,例如公共电脑上的应用软件要及时退出,文件要及时删除;纸质文件通过碎纸机等工具进行销毁;扔掉快递包装前,将粘贴的快递单进行销毁。
(3) 使用手机软件时,谨慎授权
在授权app相关权限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通知的内容,对于使用该软件没有必要的权限要进行关闭。同时,对于长期不用的第三方平台或者网站,也要取消账号授权。
(4) 使用个人信息时,需多留心
大家在使用完相关证件后,要及时删除手机里的照片,不要一直存放着。同时,在复印相关证件后,最好在空白处写上“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他用无效”的提示,尽可能地确保个人信息不被他人利用。
(5) 公开平台发布信息,不要大意
在公开平台上发布内容前,一定要检查个人信息是否暴露出来,例如晒结婚证时,要对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内容进行遮掩。同时,在平台上与网友进行互动时,不要轻易留下个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参与公开平台的问卷调查时,不要填写个人信息等相关内容。
(6) 晒朋友圈当心隐私泄露
在发布状态更新时,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可能正在泄露自己当前的位置信息。发布你的位置信息可能会带来危险,因为相当于告诉那些潜在的小偷你此刻也许不在家。那条你在度假地发出的分享虽然充满着喜悦,却可能给那些等待出击的坏蛋亮起了到你家行窃的绿灯。
针对必须公开的材料中涉及公民隐私信息的情况应遵循“可不放的一定不放,该脱敏必须脱敏”的原则。例如:居民身份证号只显示前6位和后2位数字,中间10位数字作隐藏处理;出生日期只显示年月;手机号中间4位作隐藏处理;不显示个人精确住址信息等。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原标题:《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些知识速来了解!》